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鄺云暉 唐友得)
12月11日,臨武縣萬水鄉(xiāng)譚何村,曾經的幫教對象,如今的烤煙種植專業(yè)戶老譚跟已來家走訪多次的司法員聊豐收的烤煙,聊兒女的婚事,末了不無感慨:“真的非常感謝司法所同志的幫助,沒想到你們對我這么關心?,F在我已過上自食其力的新生活,不會再走歪門邪道了?!边@是2023年以來,臨武縣司法局結合政法隊伍教育學習、“千人包千村,萬警進萬家”等活動,立足本職,整合各方力量,狠抓市域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的一個縮影。
筑牢基層基礎,強化隊伍建設。“好鋼用在刀刃上”。按照省、市《司法所規(guī)范化建設三年行動實施方案(2022-2024年)》要求,2年來,臨武縣司法局堅持高標準、嚴要求、講節(jié)約的原則,通過新建、改擴建、置換等方式,先后投資近200萬元,共完成11個基層司法所的規(guī)范化建設,占全縣基層所總數的85%,其中麥市司法所按省級模范司法所標準創(chuàng)建;為夯實基層法治建設和司法行政工作的基礎,該縣建立健全了14個縣、鄉(xiāng)(鎮(zhèn))級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(站)和228個縣、鄉(xiāng)(鎮(zhèn))、村(社區(qū))人民調解組織,實現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和人民調解組織網絡全覆蓋;與此同時,配齊配強41名司法工作者、725名人民調解員,通過“短學習交流會”和“技能大比武”等活動提高隊伍素質,隊伍建設得到空前強化,其中舜峰鎮(zhèn)南塔社區(qū)陳崇波今年被評為“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”。
整合部門力量,糾紛調處成效明顯。在縣政法委的統(tǒng)一調度下,臨武縣司法局指導成立了教育、醫(yī)療、道路交通、勞動人事、征地拆遷、物業(yè)、房地產、金融、消費、知識產權、環(huán)境、旅游、婚戀家庭等13個行業(yè)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,形成多部門齊抓共管矛盾調解工作的合力。其中“婚戀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”還建立了心理學、法學和社會工作者等領域的調解專家?guī)?。今?月,縣司法局聯合縣婦聯、縣駐村辦與該調解委員會一道,連續(xù)多日分組進村入戶走訪,共排查出婚戀糾紛71起,當月成功調解65件。為激勵人民調解工作,縣財政每年預算“以獎代補”專項經費30萬元,實施“一案一卷,一案一補”。截至11月,全縣各級人民調解員共參與調處矛盾糾紛1156件,調處成功1110件,成功率為96%以上,發(fā)放補貼10萬余元。該縣基本實現小事不出村(社區(qū))、大事不出鄉(xiāng)(鎮(zhèn))。
強化智慧管理,特殊人群幫教矯正到位。臨武縣積極推進社區(qū)矯正信息化建設,智慧矯正中心固定11間專用辦公室,設置報到廳、監(jiān)控大廳、教育學習室、心理矯正室,形成功能齊全的特殊人群教育管理中心;13個基層司法所均配備了專門的社區(qū)矯正辦公室及社區(qū)矯正宣告廳。該縣目前在冊共有社區(qū)矯正對象176人,接收刑釋解矯人員332人,落實幫教人員430人,全年社區(qū)矯正工作無脫管、漏管現象。今年,臨武縣司法局加強同法院、檢察院和公安機關的溝通,出具社區(qū)矯正對象審前調查評估意見函122份;該局結合服刑人員教育改造和刑滿釋放人員安置幫教,啟動監(jiān)獄和地方合作,8月30日,與郴州監(jiān)獄簽訂《社會幫教協(xié)議》;今年以來,安排罪犯親屬與在省內監(jiān)獄服刑人員遠程視頻成功會見143起。
與此同時,社區(qū)矯正管理局要求社區(qū)矯正對象簽訂《承諾書》,每月集中開展學習教育,提高社區(qū)矯正對象服從管理、遵紀守法的主動性和自覺性;為隨時掌握社區(qū)矯正對象的活動情況和行為表現,司法所不定時開啟位置上報,發(fā)起位置共享,定期檢查社區(qū)矯正對象APP打卡手機,確保每天使用在矯通APP按時打卡并隨時接受社區(qū)矯正機構的通訊聯絡核查。在嚴管的基礎上,對矯正對象充分實行人性化教育管理,使幫困解難成常態(tài),社區(qū)矯正工作者、志愿者定期不定期上門走訪,掌握矯正對象的實際生活,在法律和政策允許范圍內及時幫助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和問題。2023年,解決生活困難社區(qū)矯正對象13人,救助貧困特殊人群子女29名。
責編:劉建軍
一審:曾金春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